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实效。
2018年2月28日《中国教育报》04版刊发文章《深度融合实现思政效力最大化——重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的实践》,其中深入报道了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及育人实践成果。
报道内容为:5060全迅白菜整合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全校辅导员,积极推进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政理论课教师受聘或受派参加“青马工程”“三下乡”“创新创业训练”等社会实践的指导,一些辅导员受聘参加实践教学课的指导,通过“实践教学”实现思政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内容一致、学分互认,打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障碍,提高了实践育人的成效。
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邓卓明教授提出:“提高‘两支队伍’融合水平,有利于增强立德树人的育人合力,有利于提升‘两支队伍’职业素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水平。”“‘两支队伍’的深度融合,是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保证,也为学校其他队伍的融合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邓卓明提出,应当加强顶层设计,促使“两支队伍”在工作中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共同关注学生,实现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相互促进。
目前,在白菜网大全论坛已建市、校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4个。在“姜土生工作室”,吸纳了除辅导员之外的4名思政理论课教师,大家一起申报科研项目、一起研究教材,围绕“‘五三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学生主题班会课程化”“基于情感培育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介入”等主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工作室成员先后主持和主研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共同关注,共同调研,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施策,形成了“两支队伍”工作中的融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2/28/content_49485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