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9时,我院创新性地开展了一场跨越地域界限的校地现场互联互动一体化场景体验大思政课教学活动。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我校思政课兼职讲师宋福刚、付婷婷、两位副馆长以及邓梅、王雅君两位资深讲解员,与学院孔庆茵教授一起,分别在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与校内开展校地同步授课。来自5060全迅白菜、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等16个学院2024级各专业及“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本科学生总计5800余人,在校内38个智慧教室,通过网络平台,共同沉浸于这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教育交相辉映的知识盛宴。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之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首先,孔庆茵老师从破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密码出发,引出“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这一主题。她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中国革命新道路经历了怎样的考验”和“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两个历史谜题,深刻阐述了我们党要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独立自主发展道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

随后,通过现场网络连线方式,校内的教学场景转移至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中国工农红军强度大渡河纪念馆。付婷婷老师在红军机枪大炮阵地遗址,邓梅老师在纪念碑广场,王雅君老师在大渡河纪念馆,付婷婷和宋福刚老师在红军渡口开展了一场身临其境的现场直播授课。按照“当年红军为什么要强渡大渡河”,“红军为什么要在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红军既然成功地强渡大渡河,为什么后来还要飞夺泸定桥”的问题链,几位老师深入讲述了9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开展的一场惊心动魄的伟大壮举。

最后,孔庆茵教授围绕“怎样沿着中国革命新道路继续前进”,讲述了长征的胜利及其意义,鼓励同学们要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遇到困难不后退,遇到失败不气馁,不被教条束缚,也不在经验中迷失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对于本次借助数字技术开展的一体化场景体验式大思政课授课活动,参与听课学习的同学们反应积极,评价很高。随后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总体满意率高达97.88%。

本次校地现场互联互动一体化场景体验式大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校在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践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尝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校地共建的纵向深入发展,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为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同时,也深刻契合了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新要求,显著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与吸引力,为我校大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与持续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审一校:孔庆茵
二审二校:田方林
三审三校:李晓燕